據《Business FM》報道,消費者反映自8月中旬起,門店與連鎖渠道的電子煙與煙油品類驟減;至10月初,頭部煙油在大型煙草連鎖中幾乎消失,僅剩低價或品質存疑的產品。少量常見品牌還可購得,但零售價較初夏上漲約1.5倍。
多家電子煙店將原因概括為兩點:
其一,近兩年煙油消費稅從每毫升20盧布(約0.25美元)升至44盧布(0.55美元),部分商家難以承受合規(guī)成本而選擇停留在“灰色地帶”;
其二,8月起未按規(guī)定“誠實標簽(Chestny Znak)”產品將承擔刑事責任,且所謂“大額流通”的起算標準僅為10萬盧布(約1250美元),相關責任最高可判處3年。
一名連鎖創(chuàng)始人Alexey在不具名條件下稱:
“90%電子煙其實是‘黑貨’。原廠來自中國,但通過平行進口(俗稱水貨))進入,未繳消費稅,走貨代。即便貼了標,很多也是‘誠實標簽’的重復或錯誤碼,沒有按規(guī)定實現跨主體流轉的可追溯記錄。店主擔心坐牢與巨額罰金,就把貨下架了?!?/p>
物流方面,受訪者提到確有運往俄羅斯的卡車滯留在與哈薩克斯坦邊境的情況,造成局部到貨延遲,但一致強調物流并非主因。
Pitersmoke特許經營創(chuàng)始人Alexey表示,“白貨”占比極低疊加稅負上行,推動合規(guī)零售價明顯上跳,抑制了需求。他以Waka為例:
“Waka一次性電子煙(1萬口)在我們門店合規(guī)售價2690盧布(約33美元);而在非許可、手續(xù)不合規(guī)、通過非正規(guī)渠道入境的門店,售價1490盧布(約18美元)。單支相差1200盧布(15),對合規(guī)經營者而言,終端價的抬升非常陡峭?!?/p>
“白貨”渠道也反映與“黑色”渠道競爭艱難;不過并非所有連鎖都判斷為“急性短缺”。Good Vape全國連鎖公關負責人Ekaterina Markvart稱:
“談不上‘嚴重短缺’。按市場規(guī)律,退出的品牌會被愿意按新規(guī)經營的品牌替代。我們能找到足量合規(guī)產品,目前能滿足客戶需求?!?/p>
與此同時,報道指出,政府已向國家杜馬提交法案,擬賦權各地區(qū)可禁止銷售電子煙;下諾夫哥羅德州、秋明州、沃洛格達州等被提及為率先有意實施的地區(qū)。

2025中國雪茄(四川)博覽會暨第七屆“中國雪茄之都”全球推介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