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二手煙,其實是一種霸凌》——近日,深圳市衛(wèi)健委公眾號推出的這篇推文火了,相關話題迅速沖上深圳同城熱搜第一名,并上了全國熱搜榜。
正如該推文所說,“公共場所吸煙不是吸煙者的自由,而是對非吸煙者的霸凌?!边@句話說到了點子上,總有些人認為公共場所吸煙與他人無關,抱持“又不是在你家里,你管得著嗎”的心態(tài)。沒有意識到,這么做,就是拿他人的肺當自己的煙灰缸,沒有意識到,現(xiàn)代生活中,個人習慣必須為公共空間而適當讓渡。這恐怕也是這篇推文引發(fā)共鳴,沖上全國熱搜榜的重要原因。
事實上,深圳在控煙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。早在1998年,深圳就為控煙立法。2010年,《深圳經濟特區(qū)控制吸煙條例》重啟修訂,規(guī)定所有室內公共場所、工作場所、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煙,2019年再次加碼,將公交站臺、地鐵出入口、電子煙都列入禁煙范圍。
由于煙民基數龐大,吸煙作為一種生活習慣也難以輕易戒除,控煙令確實難以立竿見影。但越是這樣,深圳越是迎難而上。無論是維護法規(guī)的尊嚴,還是考慮到二手煙的巨大危害,都不允許控煙成為形式與過場、控煙令成為某些人眼里的“紙老虎”。事實證明,當深圳拿出查醉駕的勁頭來控煙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解決起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——2024年,全市15歲及以上人群的吸煙率已降至17.4%,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,深圳成為全國“煙味最淡”的城市之一。
進一步說,“二手煙是一種霸凌”上熱搜的過程,也是一次觀念傳遞的過程。是的,它不只是一個法律法規(guī)問題,從根本上講還是一個文明觀念的問題??梢哉f,深圳無意間完成了一次觀念的輸出——當更多人建立起“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,自己吞吐的煙霧干擾到他人,就是對他人權益的侵害”的常識理念,當更多人有了個人生活與公共生活的邊界感,由此而刷新的生活方式、文明習慣,將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更多領域當中。
2025中國雪茄(四川)博覽會暨第七屆“中國雪茄之都”全球推介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