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8點,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政務服務大廳尚未完全喧鬧起來,但通許縣煙草專賣局政務服務窗口前已有人等候。工作人員謝天雨早已整理好工牌、打開系統(tǒng)、調試設備,面帶微笑迎接第一位辦事群眾。他輕聲說:“您好,請坐,辦理什么業(yè)務?”這句尋常問候,卻讓剛從鄉(xiāng)下趕來的王大姐心頭一熱,她原以為辦證會很麻煩,沒想到“人還沒進門,心先被暖到了”。
近年來,通許縣煙草專賣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優(yōu)化營商環(huán)境、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的決策部署,以“小窗口”撬動“大服務”,不僅在制度上做“減法”,更在服務細節(jié)上做“加法”,讓小小的服務窗口成為連接行業(yè)與群眾的 “連心橋”,讓政務服務的溫暖直達民心。
“手把手”教辦,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
“以前以為網上辦證很復雜,沒想到工作人員一步步帶著操作,幾分鐘就提交完申請了!” 剛通過手機完成許可證新辦申請的零售戶張女士點贊道。針對不少群眾尤其是老年商戶對數字化操作不熟悉的問題,窗口工作人員謝天雨化身“貼身指導師”,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里。

窗口大廳里,工作人員遇到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商戶,他們會手把手指導。對于材料不全的情況,推行“容缺受理”機制,工作人員會一次性列明需補充的材料清單,允許線上后續(xù)補交,避免群眾“來回跑”。
為讓政策一目了然,工作人員將復雜的許可法規(guī)轉化為“一頁紙”指南和微信小程序“豫劍云曦”二維碼,貼在窗口顯眼位置,群眾掃碼就能查看選址要求、辦理流程等關鍵信息。
“上門式” 代辦,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
“我腿腳不便,正發(fā)愁怎么去延續(xù)證呢,你們就主動找上門了,真是太貼心了!”七十多歲的農村零售戶王金堂接過工作人員送來的新許可證,激動地連連道謝。針對老年、殘疾等行動不便群體,以及偏遠鄉(xiāng)村群眾,煙草局組建“移動服務隊”,工作人員帶著移動辦公設備,將服務窗口“搬”到群眾身邊,用心用情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務,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辦好證。
證件辦好后,工作人員還會第一時間送證上門,順手幫商戶把許可證掛在顯眼位置。針對老年商戶,額外提供 “延伸服務”,手把手教他們使用手機訂煙、查詢訂單,甚至根據經營數據給出進貨建議,用實實在在的幫助解決經營難題。
“全天候”快辦,用效率回應急難訴求
“孩子生病住院沒顧上續(xù)證,明天就到期了,能不能加急辦理?” 傍晚五點,零售戶王會忠的求助電話打到了窗口。工作人員當即啟動“特事特辦”程序,認真快速核對信息、審核材料、完成審批,趕在下班前辦完了延續(xù)手續(xù)。
為破解群眾“上班沒空辦、下班沒法辦”的難題,窗口推行“彈性+預約+延時”三軌服務機制:工作日提前半小時上班、延后半小時下班,午間開放預約服務,高峰時段增設“潮汐窗口”。針對緊急事項,建立“加急辦”綠色通道,確保群眾的急難訴求得到快速回應。
依托數字化輪候平臺,工作人員還會主動告知群眾辦證進度,讓網格名額、排隊順序、審批節(jié)點實時可查,避免群眾“盲目等、反復問”。對于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群眾等急需辦證的群體,工作人員提前介入提供選址指導,通過電子地圖預判合規(guī)性,幫助規(guī)避無效投入風險,用高效服務助力群眾創(chuàng)業(yè)增收。
“心貼心”巧辦,用真誠化解矛盾疑慮
面對群眾的疑問和不滿,工作人員始終堅持“傾聽要耐心、解釋要細心、化解要恒心”。遇到對政策不理解的群眾,他們會結合具體案例逐條解讀,用“家常話”把專業(yè)法規(guī)講清楚;面對選址不合規(guī)的申請人,不僅說明原因,還主動推薦合規(guī)區(qū)域,提供選址參考,讓群眾“辦不成事也不鬧心”。
窗口還建立定期回訪機制,每季度隨機抽取已辦結業(yè)務進行電話回訪,收集群眾對服務態(tài)度、辦理效率的意見建議,建立問題臺賬逐項銷號。正是這種“把群眾當親人” 的服務態(tài)度,讓窗口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認可,群眾都稱贊工作人員“服務熱情、辦事公道”。
方寸窗口,映照初心。一張許可證,承載著群眾的期盼;一個服務窗口,彰顯著為民的溫度。通許縣煙草專賣局政務服務窗口工作人員,用指尖的細致、腳步的丈量、心中的責任,把“便民利民”的承諾落到實處,讓每一位辦事群眾都能感受到尊重與關懷,用平凡崗位上的堅守與擔當,擦亮了煙草政務服務的“金色名片”。

2025中國雪茄(四川)博覽會暨第七屆“中國雪茄之都”全球推介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