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草在線專稿 很喜歡江南民居的風(fēng)韻,白墻黛瓦、飛檐翹角,點綴在依山傍水的翠色當(dāng)中,好似一幅暈開的水墨畫,給人以超脫自然之美。
在婺源的時候,穿行在悠長的古巷,傾聽著流淌的小河,偶見溪邊青石板上洗衣、淘菜的村婦,無處不體現(xiàn)古樸民俗與自然相融的和諧之美。感慨之余欣然賦詩道:黛瓦白墻歙硯香,小溪潺潺繞村旁。尤見嬉笑浣紗女,老婦弓腰曬稻忙。不考慮平仄韻腳,完全是從心底涌起的詞句和畫面感,這種牧歌式的生活深深地吸引著我,并沉醉其中,而這一切的源頭皆是因為那白墻黛瓦的民居映襯使然。
江南人是很講究和諧之美的,尊重自然山水大環(huán)境、富于美感的外觀整體性、靈活多進(jìn)的院落布局、精美細(xì)致的局部裝飾,這些都反映了江南民居精美如詩般的建筑特色。
曾游覽過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故居,感受這座時光中的建筑古韻,盛贊其奢華。明廊暗弄、庭院天井、亭臺樓閣、雕門鏤窗、假山疊石、小橋流水,可謂無處不精。朱镕基曾贊其曰:極江南園林之妙,盡吳越文化之巧。而我更感興趣于那些磚雕、石雕、木雕的細(xì)微之處,或是文房四寶、或是和合如意、或是梅蘭竹菊,不僅有南宋遺風(fēng),且充盈著濃郁的書卷氣。而這些磚雕、石雕、木雕在江南每一處老宅都可見到,人文文化之深遠(yuǎn)可見一斑,只是精美度不同罷了。
在詫異江南民居風(fēng)韻的同時,也曾疑惑于江南民居為何要選擇以黑、白為建筑的主色調(diào)。有說,江南多高溫,外墻選用白色,利于反射陽光,會給人以涼爽宜人的感覺。而以黛瓦襯托,更使素雅的顏色在質(zhì)樸中透出幾許清秀。也許是這樣吧,但我想黑、白之色乃天地之色、混沌初開陰陽之色,這個世界似乎很絢爛,絢爛得讓人生出許多浮躁感,而黑白二色看似簡單,卻讓人能夠歸于本真,歸于純樸。
尤其是清明時分,透過如織細(xì)雨中輕擺的柳絲,一瞥那疏密相間、動靜相宜的江南白墻黛瓦民居,望幾縷炊煙裊裊,聞幾聲春燕呢喃,和幾曲牧笛悠悠,會讓你韻致別生,仿如在柔婉的夢中。光滑如鏡的青石板上,苔蘚斑駁的小橋欄邊,無不印刻著江南的寧靜。
江南很美,而江南的民居更美。